小编有话第九期·求道、中庸、天下观

kaytjy

动漫之家原创

2019-04-04 16:09

前言:

这期按之前预告,在评论里抽三个楼送一点小礼品,咱不提前公布幸运楼了,刷楼也没用,小编是统计后在名单里抽,每个人最多算一楼,按本文发表时间,前一天零点之后注册的新用户不参与抽奖,奖品暂时先保密。

往期:第八期链接:https://news.idmzj.com/article/12089.html

这个栏目会写到第九期,小编也觉得很意外,最初只想让组里编辑出个杂谈的栏目,每周随便聊聊漫画向的东西,所以打算写几期交给别人,作为一个项目运营,但是前几年编辑部的新人编辑来来去去,然后大家固定了一下分工,赫然发现最后反而变成只有咱自己继续在写。

这也是为什么鸽了那么久的原因之一,去年比较忙,事情很零碎,虽然有些工作分给了新的编辑,但是在意料之外的地方又多了很多琐事,编辑部也不是很安定(最近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知道),对咱自己来说,漫画站是一个很单纯的地方,但是人想要活得单纯实在也是一种奢望。

01.jpg

总而言之咕就对了

小编在去年年好几次想先写完这一期就暂时停了这个栏目,但是关于中华文化这一期的内容,写之前就知道难,实际动手写才真实感觉到是太难了,写了好几稿都是中途就废弃了,而且因为思路并不连贯,写写断断……如果是看过前几期的同学,感谢你们一直在耐心等,从这一期才第一次并且看到最后的新同学,也感谢你们忍耐小编的碎碎念。

此外有一点需要重申的是,包括本期在内,这几期的内容,并不是小编的创见,而是从前人的结论、以往的阅读、偶尔灵光闪现和个人的一些感悟所结合起来的,咱更希望大家把这几篇文化的讨论当做思考的起点或者小菜,如果是能成为转折点的话,那就感到非常荣幸了,总之,请千万不要把小编随手敲下的胡思乱想当做思考的终点。

那么,按照前几篇的节奏,咱们还是先提出本次讨论的基准点。

实际上要只用一个词来总结一个文化的核心是比较勉强的一件事,不过如果不要求面面俱到,只用来讨论最核心的内容——

或许中华文化可以用“求道”这个词来总结。

求道之前,先要说道。“”是什么?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

02.jpg

太极鱼图又叫先天太极图,太极是道家最重要的哲学概念之一

首先咱们不讨论衍生出来的“道教”,然后,道这个说法是不是老子首创,这个话题也暂且不争议。

哲学意义上的“道”是包罗万象的,每个人根据自己来定义自己的道,天文学家追求天体运行、四季更替之道,农民追求四季变化、作物增产之道,将军追求整军练武、一战溃敌之道,武人追求武之道,哲人追求天之道。每件事有每件事的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道,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道

求道正是每个人为了自己的终极目标不懈追求和努力的过程。

求道这个行为,本身不是中华文明特有的,但以“求道”为态度立身处世,正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写照。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古代的神话和传说,与我们的秉性也确实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自己就是追日至死的夸父,我们自己就是造万物、抟泥人的女娲,我们自己就是劈开混沌、化为天地、变成后人食粮的盘古,我们自己既是移山的愚公,同时又是为愚公感动而移山的天帝。神话传说反映的正是人类自身的渴求和向往,看神话就是在看我们自己。

06.jpg

与伏羲一般人首蛇身的女娲

不论是儒的“仁”、“士”,还是处处强调的文化“传承”,或者有些人认为的、中华文化就是“面子文化”“人情文化”“群体文化”,又或者是小编在前几期为了简单与日本文化和欧美文化区分时用过的词“乐感文化”,都只是从现象反推而得出的阶段性的结论,是从比较来作区分,都可以应用到实际现象上去,而且可以引经据典写出很有水平的文章来(小编找资料时候看到易中天讨论中华文化核心的演讲稿,本来是抱着尝鲜的心态看了看,但一路读下去觉得部分内容真是令人拍案叫绝),但这些都不够深,不能算做中华文化真正的核心。

拆开来聊一聊吧。

首先,为什么“仁”不行?

仁是一种处世态度,也是一种道德规范,是已经被特化的一种道德观。但古代中国历代名臣将相,成为中国人精神支柱的风流人物,所秉承的,却绝不只是一个仁字。因为它太过特化,所以不行。

然后是“传承”。

会想到这个词并不是偶然,传承是一个中华民族特别重视的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咱们上上期在讨论游廓文化的时候也说过,德川幕府引入儒学,而导致当时的日本社会特别重视“一夫一妻”和“男女之道只为立嗣”这个伦理观,最后结果竟然是形成了日本独特的审美观。

但要说文化核心就建立在文化传承上,又有点倒因为果。虽然但凡生命都会竭尽全力地繁衍生息,但若说生命的意义只是为了繁衍生息,那有点用力过头了……文化也一样,传承是文化本身的生存需要,儒家认为传宗接代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之一,但一个民族的文化,绝不能只是为了传承自身而存在。文化的核心必然是有着“比自己、比生命更重之意义”。

03.png

还没看过傀儡马戏团的,自己去补课

缩小到每一个人,也绝不可能仅以“传承”为自身的支点。即使是在极为重视传宗接代的儒学之中,也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这些都是远超个人生命,甚至远超历代先祖与子孙后代之上的大义。

“传承”是人类最强大最古老的本能,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血脉,但它是果而不是因,所以应该反过来,是中华文化的核心造成了重视“传承”的果,如果倒果为因的话,那就会是一个为了传承不求手段、无论任何情况都只为保存自己和后代、绝无道义所在的文明。

然后是“士”。

(士换个更通俗的说法,就是君子。虽然近现代有不少对君子这个词的污名化,但不论是君子剑那种伪君子、腐儒酸丁、孔乙己之类的形象,其实都是想做君子而不得的反面例子,或者内心并不是君子、只想获得君子之名带来的好处之伪君子,真正有资格被称为君子的,不一定都是伟人,但从道德层面来说一定是了不起的人。个人认为,正确的心态,应该是把“君子”作为自身修养的目标,而不是当做一个称号或者成就来看待)

在中华文化里,“士文化”是最为璀璨又特别值得一提的精华部分。士是中华封建文化的中坚阶层,士文化则是中国历朝封建社会的精华,最初的儒学主张其实都是围绕“士”来进行阐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对士这个阶层的,许许多多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道德警句,也是针对“士”而言的,即使是已经过了千百年,它们依然是中国人最值得可贵的美德。士代表了许多中华文化的最高级的传统道德,这些道德直到今天也依然有着现实意义,可以说,凡是中华文化圈中的人,就不可能不受到士文化的直接影响。

中华文化中的“士”最早是官名,之后则改为泛指统治阶层之中的知识分子,广义的用法中士也包含未就仕但仍然忧心国事的人,中国人对士这个称号的要求,是必须有天下观的人,而“天下”也是中华文化里独有的概念,它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政治概念,中华文化里,认为天下这个大理想,是能够通过人来实现的,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天下”是大于国界的),而能达成这个目标的人,就是“士”,所以士往往“以天下为己任”。

在战国时期,士这个词还没有特化到读书人这个群体,而是指勇士、死士、学士、方士、策士这些辅佐诸侯君主的家臣(玩过三国曹操传的肯定熟悉方士、策士这些兵种233),而进一步演化就成为国家的文官和准文官集团阶层的代指,儒家所提倡的道德观,造就了中国特有的士文化,又进一步形成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官吏阶层。而日本的“士”则是四民制“士农工商”的一个阶层,非常容易理解,就是武士。此外还有西方的骑士阶层,不过骑士阶层其实算是贵族中地位比较低的。

“士以天下为己任”,“士为知己者死”,“士可杀,不可辱”,“生王之头不若死士之垄”,君主接纳贤良,叫“礼贤下士”,孟子曾说“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曾子曾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又是许多尊称词的后缀,以忠义闻名,叫“义士”,有远大志向,叫“志士”,隐居的文人,叫“逸士”,操行高洁,叫“修士”,“天下仅此一人”的韩信,被誉为“国士无双”,吕蒙就学,而有“士别三日”一语。

04.jpg

临时找汉化组的雀圣们借来两张国士无双十三幺

包括历朝历代的“隐士”,更是只属于中华文化圈的文化现象,从曳尾于涂的庄子算起,卧龙凤雏的孔明与庞统,归去来兮的陶渊明,梅妻鹤子的林和靖,都是天下闻名的隐士。非常有趣的是,就隐士来说,首要条件必须是士,然后必须是名士,最后,这些隐士之所以有名,皆因他们虽不出仕,却并不出世,这些隐士对所在时代都有许多贡献,即使那并不是自己站出来直接对社会产生影响。(隐士文化在某个时期有许多跟风和效仿,不过东施效颦居多,不列入讨论范围)

士文化小编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显然是重要得不行,但,与上文讨论的传承一样,若要说士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支点,对唔住,唔够格。“士”是一个复合的概念,但同时也还是一个阶层,因此覆盖的范围还不够广,应该这样说,中华文化圈里的居民会以“士”为目标,是被中华文化的核心所推动的,反过来则不成立。

接下来本该继续聊一聊面子文化、人情社会、群体意识(这几项其实是相关联的)之类更加深入一些的剖析,但小编决定还是先拯救一下篇幅……大家感兴趣的不妨自己找找相关的文章看,既简洁明了,也剖析深刻,更有各种案例,好过看咱半桶水晃荡。

无论以上三点哪一项,都只是中华文化核心的一个侧面映射,它们并不能说明中华文化圈中的人之所以为中华文明的最本质的原因,而反过来说,当归结到文化对单个对象的影响和中国人行事处世最本质的内在推动力时,无论是面子、人情、群体意识都会变得苍白无力。

而“求道”不会。

上一期提到中国人没有信仰一事,很多人不以为然,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其实小编也是。

没有信仰之人,一辈子都在寻找信仰的路上。正因为没有信仰,所以一辈子也不会放弃求道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投江的地方离小编的老家不远,老家还有求索路,不过全国各地都有类似求索广场这样的命名。离骚背起来虽然要人命,但是对中华文明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以致端午节到底是不是纪念屈原,也变成需要学者考证的文化事件)

已经找到了人生最终极意义的人当然是了不起的,他们不用回头看,从不怀疑自己,可以全力奔跑。

还没有找到人生最终极意义但还在不断求索的人,同样也是了不起的,虽然磕磕绊绊,总是心存疑虑,不知道自己是否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但是永远也不会放弃求道之心,是比什么都可贵的。

但是反过来说,走到中途就放弃思考的人,有时候才是最可怕的。

(小编个人非常喜欢电波系彼女里堕花雨的那个说法:“找出答案有时会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找出答案的人就没有犹豫,他只能往前走。而他的这个选择和正不正确完全没有关系。因为,他已经找出答案了。”从辩证的角度来说,找到自己的道,或者自认为找到自己的道,也算是一种答案,但是是否得道与是否保持着求道之心,其实又是两回事)

05.jpg

…小编并不知道这个图是什么意思(溜了溜了.jpg

身处中华文化圈里的人,绝不会放弃求道之心,不论是追求幸福,还是追求钱财,或者追求知识、功名、家族兴盛、天下安定,许许多多求道之人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我们从不相信有什么更高意志会帮我们安排好我们的人生,我们相信的,是通过自己的手来开拓自己的命运,是只要我们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不放弃,就能移走大山、填平沧海、改变世界的努力之精神。

小编相信从这个角度能更好的理解,为什么古文明独有古中国作为一个没有断绝传承的文明能延续至今。中华文化圈内的人,为什么远比世界上其他民族更努力、更勤劳、更坚韧的原因,因为我们永远在路上。

(写到这部分,情不自禁就想煽个情,大家请无视)

咱们回到前文快速飞过的“仁”的部分。

“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句话没听过的中国人大概很少了,大家都知道是从《论语》来的,释义现在也有好几种,有说“早上明白了真理,即使晚上去死也没有遗憾”的(初版),有说朝夕只是用于标记先后,所以应该是“现在明白了真理,过去的自己就死去而获得新生”的(注释版),也有认为死不是单纯的意指生死的死,而是使动词为…而死,所以这句话的释义就成了“明白了真理之后,(就该)为践行它而死”的意思(知行合一版)

到底这句话是不是孔子真说过,他的意思到底是哪个,其实没有争辩的必要,觉得哪个说法更有道理,就用哪个说法来理解好了。这里引用,不过是想说一下论语描述下的孔子这个人,他一生都在讲仁,但他的根基其实是“道”,用论语中话说,就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07.jpg

不知道,我怎么知道呢?——刘慈欣《朝闻道》

回到 “朝闻道”,不论用哪个释义,道都不止是指孤立的“一个道理”“一种知识”,而是用的老子提出的“道”之概念,只不过“杀身成仁”,“仁”对于孔子来说就是他的“道”的体现。

即使如此,“求仁”和“求道”的概念仍然是完全不一样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仁”已经被儒家基本定性了,而“道”在哲学概念上仍然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无法给它定性,可以说“不仁”,但是没法说“不道”(不道这个词倒是存在,但是这个道,在词中用的是“道德”或者“人道”的释义)

“求道”这一想法,虽然其实是小编在开始动手写中华文化核心这部分,反复思考之后,才逐渐萌发这个念头最后写下来的,前文按顺序所说仁也好、传承也好、士文化也好,实际上也正是小编的思考过程,至于最后这个结论对不对,那只能有待验证了……行文中途反复,也是因为对自己其实并不熟悉的领域很难写清楚,因此每写每不满意就作废。

但是在写的途中不断查资料,却发现对于“求道”这一看法多有论述的国学大师们其实并不少,包括上述引用论语的部分,也并不是小编亲自翻论语找出来,而是直接用前人结论。(参考《[南怀瑾老师]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个“道”是什么道?》,可以在网上搜到,推荐一看,这篇文章讲孔子传道,就内容而言很有意思,而且也不难懂)

国学是很特殊的一门学问,小编之前每每浅尝辄止,就因为感觉阅读实在得不到乐趣,或者太难得到乐趣,即使心里知道并非如此,也依然难以改变以往心里对它“古板”“落后”“无用”的偏见,但事实上这正是关系到一个中国人为何是为中国人的根本之学问。

从旁证反过来看结论时,那对于中华文化圈的核心精神是“求道”一事,反倒变得容易理解了,中华历代师之范的祖师正是孔子,那这个文化中的“求道”之心,也正是受到他的深远影响也说不定?

(说句欠打的话,因为找对了关键字而意外发现求道这部分内容早就被人论述过之后,小编顿觉索然无味……)

给大家讲个段子。小编在毕业之后参加工作,有段时间经常去蹭同学的研究生宿舍过夜,大家一起唠嗑玩游戏,闲得无聊有次俩三国志同好就一起玩311,主角用新建武将,用自己的名字分头打天下,技能怎么办呢?随机。

结果很有趣,他是机智,咱是屯田。好玩之处在哪呢……这个结果正好也符合两人的个性,小编自己是稳健性玩家,一定是家里田地市场都放好了,兵力差不多了,武将带满自己编队的兵,出去打下一个城,然后循环;而小编的同学呢,正好相反,他是随便三四千兵就拉出去玩,能够三四线同时作战兼后方慢慢修城的人。所以这俩技能竟然随机得恰到好处。

08.jpg

09.jpg

虽然小编只是拿出这俩词本意来用…不过还是把技能描述发一发吧

更有趣的是,这件事竟然还能(强行)塞进今天这篇拙文。

求道这件事,说大白话,就是想尽办法找路。路有奇正之分,先把人情关系作“奇”吧,这条路即省力,又符合古代中国式家族文化,起初当然是血缘,然后引申就到姻亲、乡邻、同窗,最后形成人情社会。等等,既然是人情社会,那人情关系不就是“正”了吗?

那原本的正路呢?用四个字简要概括:愚公移山。

这条路被废弃了吗?并不。不仅不被废,还被毛主席提出来当典型,要求所有人都学习这种精神。

这两条路,平心而论,在符合实际情况能用来解决问题、又不损害他人的时候,都是正路,屯田厚积薄发愚公移山是正路,机智圆滑处事变通百出也是正路,这两个例子正是求道的一体两面。

联系现实的话,不知道有多少人没听过“基建狂魔”这个说法?

如果能够理解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屯田也是求道的一种,那从上世纪以来,国家那么醉心于基建也就没有什么神秘之处了。小编是很厌恶旅游的人,不喜欢四处走,之前并体会不到这个玩法,直到去年过年到贵州大山里走了一趟2018年的情人节活动也说过是小编在贵州大山里用手机办的),看到荒郊僻岭的小乡镇的盘山公路也全都修得齐齐整整,甚至感觉比老家市里修得不那么好的路更好走车得多,几十米高的巨大风力发电机甚至不知道要怎么才能运到当地最高的山顶上竖起来,空气清澈的时候一眼看过去附近山顶上一排都是这样的巨型风力发电机,才从心底里感到甚至有些害怕。所以前两周看了国家公示的新疆去极端化治理成果的短片,不知道别人对它怀疑的成分多少,但小编心里是比较倾向相信基建狂魔就是能用屯田解决问题的。

差不多也到最后了,该掺些私货了(笑。

就小编个人而言,最喜欢的一个概念,是儒家的“中庸”(庸字取的义不是庸俗的庸,而是中用的用),一句话简述,就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恰到好处四个字可以说是儒家教育下在做人方面最大的追求。放到现实语境下,最有指导意义的就是“不走极端”、“中正平和”,中和二字也正是君子的基本修身要求。而现在,动辄走极端、遇事非黑即白的人恐怕确实是有些太多了,虽然这也正是目前网络上各种“反转”的流量所在。

古人说仁者无敌,其实是指君子总是有不只靠武力征服对手的方法,不偏不倚,既不走极端,但也不放任自流,在合适的场合、用合适的方法、合适的力度来执行,达到的结果是安宁又和谐的。不过中庸这个概念,连孔子也不禁叹息,能长久做到的人太少,所以恐怕还是只适合作为目标努力。

中国人认为做人跟做事是通的,修身就是济世,济世必先修身,引申到举孝廉,就是认为道德修养不行的人,做事也多半不太靠谱,这个观点肯定是不全面的,但是修身这个概念本就不止是道德层面的,一个人若是真的修身到达比较高层次,这个观点反而又有现实意义了,知行合一嘴上说说是没用的,要看过世界,知道世界运行的规律,怎么样能做成这件事,怎么样能做成那件事,哪些事是怎么也做不成的,哪些事要用什么方法,该用什么力度去做,想做成什么事要放弃什么原则,该放弃多少,什么时候可以圆滑,什么时候必须死扛,都是有计较的,这就是中庸。

从小编的角度来看,中庸这个概念和前几期讨论游廓文化下诞生的意气审美,是很相似的两个概念,这两种都是相对成熟的人生观,都比较“佛性”、平和,有一种燃尽后的灰色感,但并不是颓废,而是一种看起来冷漠淡然实则内心始终保持着生气的处世态度。不过严格来说,中庸更偏于用、意气则更偏于观,虽然都是修身的目标,但其实还是不太一样的。

那么,篇幅所限,本次就只能写到这里。

愿我们所有人,都永远保持着我们文化血脉中的求道之心永不熄灭。

最后几个问题……这个栏目是否还会继续下去?

小编也不知道。

如果有下一期,接着再想写些什么?

目前也没有想好。

原本预想是再花一期写写中华、日本、欧美三类文化的区别,但眼下看来似乎已经无此必要了。这次最后所到达的结论远超出最初预想之外,倒不如说,最吃惊的可能是小编自己。

如果有想好新话题,或许还会有下一期,时间允许的话,其实倒是想写些漫评或者影评,纯讨论向的,比较轻松自在,读起来也好玩一些。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嗯。